轻度的考试焦虑,对于员工的学习而言并无妨碍,有时它还具有帮助员工集中精力,促使员工抓紧时间审视题目、理清思路、提高答题速度等的作用。因此,应针对中、重度考试焦虑者,尤其是重度考试焦虑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辅导。
在形成员工考试焦虑的因素中,自我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当考试情景被员工所意识到时,员工会自觉地对其进行比较、评价,而一旦意识到威胁时,就会唤起考试焦虑。这种对考试的认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考试的重要性、考试难度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试能力的估价。员工对考试的认识程度对其焦虑水平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一般来说,一个员工如果把某次考试看得很重要,比如与自己的升学、就业相联系,其焦虑水平必然会升高。另外,员工过高估计考试的难度或过低估价自己的应考能力,都会助长其焦虑情绪。因此,要克服焦虑心理,首先就应该让员工进行自我认识的调整。
1、正确对待考试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考试的重要性,要想办法让员工明白,各种考试不过是展示和检验员工学习书本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己,它们并不能决定一个人
的命运。即使是高考,也仅仅是其中的一次考试罢了,就算失败了,也不足以遗憾终生,因为人生的机遇不是只有高考一次,人生的道路并非只有升学一条。
2、正确对待考试的难度。教师应让员工明白,平时的考试所要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会有太难的题。升学考试,也许难度会深一点,但是,员工也不用担心,因为这是面向全体员工的考试,其难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3、正确估计自己的应试能力。教师可在考试之前让员工对自己的学习、复习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长处,找出弱点和漏洞,从而制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4、进行自信训练。考试焦虑的员工在考前总是不知不觉地对自己具有消极的暗示,这种暗示往往会降低员工的自信心,使其复习时精力不集中,从而减少应有的努力程度。为此,要想办法对员工进行自信训练,帮助员工发现自己的优点,做出肯定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此外,做好考前的辅导工作和考后的身心调节工作对于缓解考试焦虑也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员工对考试越担心,往往焦虑水平就越高,而焦虑水平越高,其心理压力就越重,从而考试的成绩可能也就越糟糕。为此,教师要抓好员工的考前复习,指导员工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指导员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以及指导员工把握应试技能,让员工觉得心里有底,以便沉着稳重地迎接考试。
克服员工的考试焦虑,不仅要做好考前的辅导工作,而且要注意考试后员工的身心调节工作。在考试阶段,员工的身心都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因此,在考试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员工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使其身心放松下来,处于协调状态。同时,还应对员工考试后的身心反应给予关注和鼓励,切忌对考试失败,尤其是意外失败的员工过多地批评、指责,这样才能防止员工在以后的考试中产生过度的焦虑。